我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年学校给孩子做体检,其中就有视力检查,很多时候家长看到的检查数据都正常,可不知一不小心就近视了。
这是为什么?对于未成年尤其是10岁以下的孩子,视力正常不代表眼球发育正常,一个五岁的孩子,视力正常,但没有了远视储备,基本可以判定未来会是高度近视。下面先清楚几个要点:
1、视力和眼屈光度的普遍异常发育
正常情况下,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高度远视,通常在600度左右,然后随着身体发育,眼球的生长,逐渐正视化。出生的时候,视力也很低,只有光感,然后逐步发育,5岁以前的孩子视力大约等于年龄*0.2,比如3岁的孩子视力约为0.6,4岁约为0.8。遗憾的是,因为孩子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电子产品的严重伤害,孩子们的视力和屈光度都在异常发育。
2、视力暂时正常不代表不近视
3岁时还应该有3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现在5岁就没了,是不是意味着过去每年消耗100度以上,远视储备没有了,是不是每年该近视100度以上?眼睛发育到18岁定型,是不是会超过1000度?
3、近视发生的两个高危期
6岁以前是孩子视力发育的高峰期,但这个阶段孩子的眼睛却备受伤害,大多数小朋友无节制的看电视、玩手机,迅速消耗掉远视储备。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相当部分孩子3岁左右已经没有了远视储备,5岁以内近视两三百度的也不少。
第二个高危期是12-16岁,孩子学习负担加重,用眼负荷增加,眼球在随着身体发育的时候受制于眼内睫状肌僵持束缚了眼球向上下左右生长的能力,被逼无奈向前后生长,快速变成了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