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出《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88)教体厅字00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
现将《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试行)发给你们,请转发各普通中等学校和小学,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自一九八一年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以来,各地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的有关部门和各中小学校,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了近视眼的防治和研究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一九八七年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座谈会,又专门讨论了防治的措施。集中先进单位的经验,除了采取切实有效的科学方法以外,最关键的因素是: 领导重视,特别是学校领导的办学思想端正,注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合理安排学生的作业量和课外活动,使学生用眼的负担适当,有劳有逸,得到合理的调节。同时,加强了保护视力的宣传教育和抓紧了防治工作。切实做到了领导抓、教师抓、人人抓、经常抓、科学地抓,抓落实。
根据一九八五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目前学生视力减退的情况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同时,也发现学生的视力下降是有规律性的。近视患病率除了在青春发育突增期明显提高外,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以及高中毕业班这几个阶段,也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因此,学校要重视和加强这几个关键时期的学生视力保护工作, 一定要作为薄弱环节,集中力量着重抓好。
今后,各地应当结合学生年度的健康监测、健康检查和体质调研工作,对近视发病情况,每年定期公布调查结果,做到好的表彰、差的批评,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同时,及时组织小型的防治工作经验交流。
实践证明,只要认真抓紧、方法对头,措施得力,形成制度,持之以恒,防治工作是能够收到成效的。
附件: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试行)
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
一九八八年二月一日
附件
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试行)
为了加强保护学生视力的工作, 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保护视力的宣传教育, 制定有关保护视力的规章制度, 并在学校认真执行
1、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眼球发育的特点、发生近视眼的原因、近视眼的危害、近视眼的预防和矫治等方面的卫生知识, 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各有侧重地进行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2、按照学生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将保护视力的有关内容及培养学生用眼卫生习惯。作为学校卫生保健教育的重要任务.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落实。
3、教师都要懂得有关防治近视眼的知识,熟悉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措施,人人担负起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的责任,并应将此作为合格教师的考核条件之一,在学校形成领导抓,教师抓,经常抓,科学地抓,抓落实。
4、加强宣传工作,使全社会特别是家庭广泛地重视保护学生视力的工作,建议在每学期开学初的第一周作为保护学生视力宣传周,深入开展保护学生视力的宣传活动。
二、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开展矫治学生近视眼的工作
1、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按照动静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好课程与活动。
3、定期检查学生的视力, 并将检查结果通知家长。认真做好患病率、发病率、恢复率等各类情况的统计分析, 对视力下降的学生要逐个查明原因, 落实防治措施,进行分级管理。
4、按照科学性和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原则, 选择一些有效的治疗近视眼的方法,在学生中开展治疗工作。特别要抓好“临界视力”和轻度近视眼的治疗,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降低发病率和患病率,并要认真抓好巩固工作. 对中度和重度近视眼也要采取相应方法进行矫治,尽可能提高视力和控制视力下降。
三、积极创造条件, 改善学习环境条件
1、按照国家制定的学校卫生标准要求, 努力改善校舍环境及教室的采光照明条件, 定期粉刷教室和黑板。
2、逐步配齐和调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课桌椅。
3、新建学校的校舍和教室的采光照明, 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学校卫生标准。
4、积极创造条件, 为校医室配备必要的防治近视眼的器材设备, 以保证防近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
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的岗位职责
1、学校领导
(1)应指定一名副校长负责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
(2)全面掌握学校学生的近视眼发病情况及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3)注意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 大力支持校医《保健教师) 的工作, 发挥好他们的参谋助手作用。
(4)按照“ 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 的要求,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与措施。
(5)及时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推广经验, 定期评比、表彰, 并把保护学生视力工作做为考核教师的具体条件之一。
2、教导处(或体育卫生处)
(1)应指定一名副主任负责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
(2)按照教学卫生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作息时间。
(3) 严格控制各学科的测验和考试次数. 督促任课教师按规定布置课外作业量, 不拖堂。
(4) 合理安排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保证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体育活动。
(5) 要保证讲义字迹清晰端正、大小适当, 容易辨认。
3、总务处
(l) 保证必要的经费和物质设备, 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 要使教室采光照明条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随时检查、修理及更换老化的灯管。
(3) 要保证教室墙壁清洁,没有张贴物,黑板每年漆黑一次,没有反光,无裂缝。
(4) 合理配置课桌椅. 每学期开学前对全校课桌椅调整一次, 尽量使学生坐到高度合适的课桌椅、教室内第一排课桌前缘距黑板不少于2 米, 行间距不少于0.5米。
(5) 搞好环境卫生, 整顿校容, 绿化校园。
4、班主任
(1) 掌握班级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 积极配合校医( 保健教师) 做好学生视力检查、教室采光照明检查、课桌椅配套和学生座位调整等工作。
(2)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做到读、写姿势和握笔方法正确, 眼睛距书本一市尺左右, 写字一小时要休息片刻,不躺在床上看书, 不在行进的车中看书, 不在暗弱或强光下看书,写字。
(3) 督促学生课间休息时到室外去活动或远眺,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保证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4)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 控制随意多留课外作业或利用各种方式变相占用学生课间休息的现象发生。
(5) 定期与家长联系, 并督促家长配合做好子女的视力保护工作。向家长宣传有关近视眼的防治知识,学生视力有变化时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并结合家访, 提出改善家庭学习环境, 合理安排学生生活、作息制度及其它防治措施的意见。
(6) 组织班级干部、红十字青少年、卫生员, 分工负责, 共同做好班级的视力保护工作。
5、教师
(1)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的规律组织教学, 按时下课, 并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2) 在教学过程中, 随时指导学生注意读写姿势, 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板书的字体要粗大, 字迹规范化, 使左右两边学生均能看清。
(3) 严格控制测验和考试次数, 按照规定布置课外作业量. 不任意增加课时或在节假日补课。
6、校医(保健教师)
(1) 负责制定学校防治近视眼工作的计划, 协助学校领导并与班主任密切配合。认真做好保护学生视力工作。
(2) 经常利用广播、黑板报、墙报等各种形式向师生进行保护视力的宣传教育。
(3) 定期检查学生视力, 详细记录, 及时统计, 分析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 对不同程度视力不良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 对视力正常的学生要积极预防近视眼发生。
(4) 学生视力发生变化时, 要及时通知班主任和家长, 并提出其体防治的意见。
(5) 经常下班级检查学生用眼卫生、课间休息、学生作业负担、教室的采光照明、课桌椅配置调整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
(6) 定期对红十字青少年或卫生员进行防治近视眼的业务知识培训, 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中的积极作用。